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BISFF现场实录:在影像中建立复杂的能量场


NOVA新星竞赛单元 第1组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NOVA新星竞赛单元

最佳影片 影评人选择奖


Corte | 与进与退

2024|0:24:01|Italy;Germany

English;Italian

世界首映 World Premiere

六位千禧一代年轻人来到意大利阿尔卑斯山的一处旧工人度假村,拜访著名作家诺埃尔·里卡尔迪。诺埃尔对年轻一代充满好奇,便邀请他们共度夜晚,享用美食美酒,并展开讨论。然而,随着话题深入,政治分歧逐渐显现,引发了一场代际冲突。在紧张氛围中,诺埃尔竟以懦弱的暴力方式回应。次日清晨,其中一位年轻人,与对老知识分子颇有看法的玛利亚,一起对他进行了一次上门拜访。


Magdalena Mitterhofer

马格达莱娜·米特霍弗

马格达莱娜·米特霍弗 (Magdalena Mitterhofer) (1994年,意大利)是一位现居柏林的导演和艺术家。她的创作结合了戏剧、电影和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着重于在特定场地中探索周围的建筑和社会政治结构与观众之间的关系。马格达莱娜在柏林艺术大学获得了希托·斯泰耶尔班的美术硕士学位,并曾在东京多摩大学学习新媒体。2021年,她共同创立了游牧式表演项目“lament.tv”。她的作品曾在柏林人民剧院、朱莉娅·施托谢克基金会、柏林当代艺术研究所(KW)和维也纳舞蹈区等地展出。


Magdalena Mitterhofer

《与进与退》导演

其实在过去5年间我也是一直在写戏剧,因为我本身就是戏剧出身,大家都知道戏剧里有很多独白,在我的故事往好的方向发展之前,老年作家路亚一直是有大段独白,我希望无论是片中的女性角色还是观众,都能够感受到他的语言暴力。其实那位演诺伊尔的演员本身也是肢体戏剧出身,比较符合我想呈现的剧场的感觉。其实暴力会有不同的形式,包括言语和肢体上的暴力。


《与进与退》截帧

其实暴力元素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是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电影从前半段过渡到后半段更实用的部分,你总是需要有一些激励事件让电影的方向有所转变,比如情色、幽默元素等等,我自己其实比较喜欢建立这种复杂的能量场,并在其中鼓动角色。

我们拍摄的地点本来是个国有石油公司,是上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时期的一个项目中建的一个度假村,它的建筑设计特别不一样,在当时算是比较时髦的,所以大家看到片中非常大的字幕是因为我们也希望把建筑、屏幕上字体的平面设计结合起来,做的更有意思一些。


映后现场


另一片花园

A New Garden

2024|0:22:52|Germany

German

亚洲首映 Asian Premiere

12岁的露卡偷溜出家门,逃离家庭和与自闭症妹妹之间的压抑日常。在新的社区闲逛时,她结识了一位农场女孩,并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这段新的友谊上。


Lea Marie Lembke

莉亚·玛丽·伦布克

莉亚·玛丽·伦布克(Lea Marie Lembke)在柏林长大,曾在柏林自由大学学习哲学和电影。她积累了丰富的影视行业经验,担任过助理导演、选角协调员以及制片助理,为多部知名影片制作服务。自2019年起,她开始在巴登-符腾堡电影学院主修导演。2021年,她在巴黎的拉·费米斯电影学院完成了一个交换学期。她的短片《捉鸟》在第73届柏林电影节的“Generation 14plus”单元首映。


Lea Marie Lembke

《另一片花园》导演

我其实是从我自身的家庭去开始着手考虑这个故事,因为我的父亲又重组了家庭,我就有比较小的弟弟妹妹,一个8岁一个11岁,我姐姐是患有自闭症,所以我是从观察自己的家人开始,其实他们是彼此相爱的,但同时关系中是会有一些冲突和矛盾需要去解决的。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也咨询了包括心理学家和其他专家,在柏林是有比较好的这方面的项目,比如说如果小朋友的家人需要特殊照顾,或者有特殊需求的话,心理专家就会帮助他们去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家人的需求,就可以更好地与家人相处。


《另一片花园》截帧

因为短片的篇幅有限,所以不可能系统地呈现自闭症患者的所有细节,但是希望在她爆发的场景中让大家对于她的状况有一些了解。但这个故事归根结底是讲是一个小女孩在的家庭关系的一些问题,所以她希望出去,通过一些跟别人的关系去更好地发现自己,虽然之后她做的事情有点过,但是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人依旧很爱自己。

我更多是想跟随开车的主角去看她的行动,因为演这个角色的小朋友当时才12岁,面对未成年演员,我的做法就是多拍几条,去做不同的尝试,我在她每一次表演中希望能够找到真实的时刻,没有表演痕迹的时刻,因为德国新社团规定未成年的演员每天只能工作三个小时,时间是非常紧,为了节省时间,就没有设计很多不同的场景,而是希望同样的一个场景可以多拍几条,在其中可以找到更好的表演。


映后现场

SIPHON虹吸单元 第3组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这不是

This is not

2024|0:04:30|Poland, UK

English

亚洲首映 Asian Premiere

这部影片对让·鲍德里亚在其最后一篇论文中提出的莱布尼茨问题进行了碎片化的反思:为什么无比有更多的东西?


Slawomir Milewski

斯拉沃米尔·米莱夫斯基

斯拉沃米尔·米莱夫斯基是一位生活在伦敦的波兰艺术家和电影制片人,出生于1979年。他在波兰波兹南的美术大学完成了硕士学位,并获得了法国雷恩第二大学的奖学金。他的影片在北美、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多个电影节和展览中展出并获奖。米莱夫斯基的影片作品包括《树莓人》(2022年)、《年轻人的半身像》(2018年)和《对无延迟存在的怀念》(2018年)等。


Slawomir Milewski

《这不是》导演

我自己不是很喜欢使用档案影像,所以都是用了自己拍摄的真实的影片。说到亚历山大·克鲁格的作品我也不是很了解,包括戈达尔,我努力看了很多次他的片子,都看不太下去。关于档案的部分,首先我会经常去不同的电影节,喜欢关注这种不同地方的景象,所以说每次去电影节的时候都会拍摄一些素材,拍摄一些照片,包括这次来到 798,参加北京国际短片联展,也拍摄了一些素材,同时也有一些从自己之前的影片来的素材。

另外是与舞者的合作,我其实经常跟现代舞者合作,尤其是在这个片子里面进行表演的Rumi Adam,她是住在柏林的一个舞蹈艺术家,我们是通过中间朋友的介绍所认识的,她不仅是尝试过当代现代舞这一舞种,包括弗拉明戈,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对于影像来说,用舞者的身体的律动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但如果能用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方式去拍摄影片的话,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

关于这种制作方式下,我的身份问题:电影首先是一个寻找个体定义的一个过程。对我来说,我之前是学习的纯艺术专业,我是用电影作为一种介质来表达我自己,其实并不是很在意这个定义到底是什么,管它叫film还是叫movie,还是叫其他的什么,这主要是一种介质,对我来说使用这种方式,第一是关于寻找我自己的个体身份,还有一个是关于更加广阔的我们作为人类的境况,所以我通过影像的表达,首先在向内问话:“我是谁”?然后再问“我们是谁”?我并不是只关注故事电影,这种电影中其实也没有传递什么真正的信息。简而言之,我的位置就是在这两者之间。

关于使用胶片以及数字媒体的媒介方式,做电影的方式。其实我发现有一些当下的实验电影很多时候特别执着于使用胶片,有些人选择数字媒介是因为他们可能也不太会用胶片,但我个人并不是特别喜欢这两种方式的任何一种,对于电影来说,可能16mm的胶片可以提供一种深度,或者是一种更有材质的感觉,但同时现在的数字媒体不断更迭,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技术上新的增长。我其实面对对于胶片介质的痴迷,有的时候会抱有一种挺好笑的态度,其实这种方式已经过时了。我举一个绘画史的例子,跟电影做一个类比,在艺术过去的100年历史之中,技术与时代是不断地更迭的,因此媒介与形式也都在变化,我并不希望自己被禁锢在某种非常特定的历史阶段内,我想不断地去尝试新的东西。


映后现场

SIPHON虹吸单元 第1组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向春天诉说

Tell It to Spring

2024|0:07:15|US

No Dialogue

世界首映 World Premiere

《向春天诉说》是一部混合短片,利用超8毫米的胶片物理特性,将其转化为多层次的动态影像。在微距和特写镜头的探寻下,美洲东北部春天生命和能量在植物与水、光之间悄然传递。通过后期制作,把自然空灵特质与亲密的身体表演交织在一起。胶片的齿孔变为微型框架,创造了容纳图画和微视频的小窗口。窗口内身体表演者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如同春天的微风轻抚,与周围的植物进行无声的对话。实验方法延伸到底片边缘--齿孔外侧的编码(通常用于胶片信息的逐帧特定识别)转化为具象诗。诗句如呢喃般显现在胶片之上,带有一种自省与反思的意味。


Juyi Mao

茅居一

茅居一是位艺术家和电影制作人。他运用表演性的时基媒体创作,通过解构艺术创作的层层面纱,揭示并质疑艺术的隐藏结构与常规。他的作品近期在B3移动影像节、aCinema以及匈牙利实验电影节放映,且曾在包括布鲁塞尔ARGOS、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阿姆斯特丹ROZENSTRAAT等国际艺术场所展出。他是2023年麦克道威尔文艺营的获奖者,曾参与米莱艺术、NARS基金会和佛蒙特工作室中心等艺术家驻留项目。


茅居一

《向春天诉说》导演

我使用超8(super 8mm)的负片拍摄了很多植物的特写和微距影像,因为超8实在太小了,它的宽度大约相当于小拇指甲盖,相比之下,16毫米胶片则约有大拇指指甲盖宽,所以超8的画面是比较粗糙和模糊的。在扫描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可以把整片的超8影像扫描下来,同时我意识到可以进一步利用其他空间,加入一些其他图像,比如绘画和文字,由此创造出图像之间的交织效果。所以我将左边的齿孔窗口作为第二层图像。关于构图,我在几年前看过一部1970年的意大利电影《同流者》,主人公在忏悔室里忏悔,另一边有一个类似牧师的角色。这样的构图场景启发了我将它运用在这部影片中。


茅居一展示《同流者》构图

这个项目的创作初衷源于我这两年越来越倾向于待在自然环境中,社交媒体上频繁出现的战争与暴力图像(尤其是以色列与加沙的冲突)让我更想要逃离,我经常前往湿地公园和植物园,并在这些地方感受到慰藉。与此同时,我在影片中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手部动作的运用是比较开放的,它可以是温柔的,也可以蕴含着暴力性。人的手与植物的枝干、花朵的末梢具有相似性,它们的交互构成了对自然破坏的隐喻和对暴力的象征。具体在手部动作和植物的对话上,我的选择更多是基于视觉节奏和构图的考量,使用了一些没有明显意义的画面。


《向春天诉说》截帧

影片中的声音设计与音乐制作是我自己完成的,前1/3的部分我通过氛围音乐来营造环绕式的空间感,然后过渡至田野录音和拟音效果。约2/3的地方则加入了动物场景(如鸟鸣与昆虫声),再通过琶音和打击乐的组合传递出生命力与欢快的节奏。之后进入了静谧的阶段,有几秒是完全安静的,来制造呼吸的空间。再从抽象的音乐逐渐过渡到写实的自然声音,最后以春天鸟鸣的真实录音作结。片名《Tell It to Spring》象征着向春天诉说,尽管没有语言和对白,但我通过鸟鸣与音乐来传达情绪,影片的基调也围绕着一种反思与自然慰藉的情感展开,保持着一种整体的内敛与沉思。

主持:桑霓 丁大卫 娄白杨

现场翻译:丁斯萌 桑霓

录音与整理:周菁晶

摄影:滕天琪 黄睿 陈坚






滑动查看更多BISFF2024映后现场图集

BISFF2024片单信息


请持续关注BISFF2024

官方网站:www.bisff.co

BISFF 北京国际短片联展

我们让全新的影像在中国发生,将“短片”的概念延伸至创作的各个领域,在电影和艺术中寻求结合的可能--丰富前卫,不拘一格--让真正的才华在人们面前得以呈现:我们是站在影像前沿的观察者和思考者,也是推动者和冒险家。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南信息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海南信息港 hainan.sczixu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